书香文化沙龙 | 著名作家韩少功《文学经典的形成与阅读》讲座成功举办

10月17日下午,书香公益文化沙龙第170期,著名作家韩少功《文学经典的形成与阅读》讲座,在海口华润大厦C座六楼“华润海南多功能厅”成功举办。



主讲嘉宾、著名作家韩少功老师从何谓经典、经典如何形成、如何阅读经典三个方面给书香书友们上了一场精彩的文学大课。

何谓经典?韩少功首先否定了三种衡量标准,即发行量、作品篇幅和社会影响。他以举例的方式论证了“创新的力度”、“精神的高度”和“共鸣的广度”才是衡量经典的指标。

谈到经典的形成。他指出,在现代社会,文学作品经典化的过程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韩少功对“经典”的形成还分别做了“加法”与“减法”的论述。他结合自身经历和社会现状,举例说明了加速经典化的因素有政治力量、宗教信仰、市场营销、知识分子的作用等。并强调,知识分子是文学的最主要力量,经典化离不开知识分子的推动。以上都是对经典做的“加法”;而为经典做“减法”的,则是“时间”,“时间会淘洗掉质量不足的作品。最大的奖杯是口碑,最好的裁判是时间。”

谈到如何阅读经典,韩少功给出了四个建议:还原现场、心智对接、多元互补、学以致用。阅读经典要代入作者所处的时代去体会;控制阅读量、扩展阅读视野、学会知识的搭配互补、用生命去体验。社会是最大的实验室,“实践”二字最为重要。另外,每位阅读者可以有自己的判断和选择。


 
讲座后的书友互动环节,邢增仪、晓剑、唐彦、王骞、顾逢利、段华、代红、吴易陶、程琬清纷纷发言与主讲嘉宾互动,韩少功以其独特的见解,幽默地回答了书友们的提问,现场掌声阵阵、气氛热烈。不少书友还带来了韩少功的作品请求签名,作家也和蔼地一一满足了书友的愿望。

真正的学者大家就是这样的,他们的言行让人如沐春风。

最后,海南省作家协会主席梅国云总结发言,他高度肯定了韩少功的文学贡献,对书香沙龙也给予了热情的支持和鼓励。


 
韩少功夫人梁预立老师;学者廖逊;文史专家王不群、陈雄、段金连、李军、周选军;作家诗人许燕影、冷阳、莫晓鸣、王云、黄鹤馨;海南省苏学会贺黎明;海南师范大学研究生张博、陈麒羽、钟嘉敏、赖美燕、张文静;社会各界书香书友吉吉、心语、沈悠悠、李惠君、汤逢雨、谢光碧、叶成彪、溪谷、顾晓雁、圆融、徐树岗、刘文涛,符敏、李莹、韦胜杭、李梦霞、张建青、李星瑶、余群、王宁宁、曾秀玲、贾启平、刘玉洁、彭宇、蔡亲军、肖伟、海颖 、韩少红、农秀莲、赵政源、马德胜等近百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书香公益文化沙龙发起人、组织者钟国骏(书香君)主持了本次活动。


【主讲嘉宾】作家韩少功,1953年出生于湖南长沙。
曾任海南省文联主席、海南省文联作协党组书记、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现任海南省文联名誉主席。著作曾获境内外奖项:
1980年、1981年分別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2002年获法国文化部颁发的“法兰西文艺骑士奖章”;
2007年获第五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之“杰出作家奖”;
2008年获第四届鲁迅文学奖;
2012年美国第二届纽曼华语文学奖等。
2019年其长篇小说《马桥词典》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作品分别以十多种外国文字共四十多种在境外出版。
另有译作《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昆德拉著)、《惶然录》(佩索阿著)等数种出版。
 





 
另据介绍,书香公益文化沙龙2017年5月开始举办活动,当时聘请了已退休的海南省委首任宣传部长辛业江先生任顾问。

书香公益文化沙龙至今已成功举办了170期各类文化活动,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支持和好评。

八年来书香沙龙邀请了一百多位来自海南各行各业的杰出闯海人和海南文化界的领军人物,为广大书友做公益讲座,国家级驻琼媒体及海南本地主要媒体均有广泛报道。

书香公益文化沙龙历年的主讲嘉宾主要有来自政策部门的专家辛业江、廖逊、夏鲁平、代红、张捷等;有来自企业界的蒋会成、封仪、刘笃寿、封国强、王太喜、胡工等;有不同时期的媒体人戴苏春、周伟思、吴世平、李公羽、矢弓、蔡葩、何素丹、陶晓明等;有作家诗人梅国云、晓剑、邢增仪、韩秀仪、张品成、张浩文、崽崽、胡彬、蔡旭、唐彦、赵瑜、艾子、许燕影、王晓冰、叶海声、雁西等;有教授专家学者阮忠、单正平、海滨、吴易陶、柴晓明、马良、赵颖、关伟、白金杰、杨钥、吴辰等;有优秀校长马向阳、张东海、王宏等;有旅行家陈少兰、张莉蓉等。

他们为书香书友带来了闯海经历与思考、旅行见闻与感悟、诗歌写作与欣赏、古典鉴赏与吟诵、媒体策划与传播、艺术创作与演绎、编剧创新与体会、导演故事与心得等各类文化大餐。

书香沙龙吸引和凝聚了一大批书友——线下参加书香讲座的书友累积已有一万多人次,线上点击收看直播的书友更超过百万人次。为提升海南(尤其海口)市民的文化素养做了一些实实在在的工作。同时,其本身也成为海南人文学者们乐意受邀做讲座的公益平台和具有一定知名度及影响力的民间文化组织。


 
全程摄影:王小勇、刘景红
编辑:张建青